2025年10月13日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 寒日暖登门 认证零障碍 —— 佳苑社区为特殊群体筑牢养老保障线
“姑娘,快进屋暖和暖和,这大冷天还麻烦你们跑一趟!” 家住和天鸿瑞园小区的 82 岁独居老人张翠兰紧紧握着社区工作人员小赵的手,眼眶微微湿润。随着气温骤降,叠加老龄待遇资格认证全面转为线上小程序办理,辖区内不少高龄、失能及残疾居民陷入 “认证难” 困境。为此,社区创新推出 “上门 + 出摊” 双服务模式,既为特殊群体登门解忧,又把办公桌搬到居民楼下,用全方位服务打通保障 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以前总担心错过认证停发高领津贴,现在手机操作更犯愁了。” 李桂兰的困扰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。社区通过前期网格排查发现,80 岁以上老人中近七成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部分行动不便者外出困难,而还有不少居民虽能下楼,却对线上认证流程一知半解。针对不同需求,社区迅速制定方案:一方面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 7 支服务小队,提前通过电话核实、邻里走访建立 “一人一档” 服务台账,为高龄、残疾、失能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认证;另一方面,在各小区广场、活动中心设置 “出摊办公点”,将宣传手册搬到居民楼下,开展出摊办公。
清晨的阳光刚洒小区广场,社区工作人员就支起办公桌。“张阿姨,您打开微信扫这个码,我教您一步步操作。” 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居民,遇到眼神不好的老人,还特意拿出放大镜辅助。不到一上午,服务点就为 30 多位居民完成认证,同时发放《老年人交通补贴线上认证指南》百余份。“不用跑社区,下楼买菜顺便就办好了,太方便了!” 居民刘大爷拿着认证成功的手机,笑着竖起大拇指。
而在残疾居民李静家中,另一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。“李姐,您看着镜头慢慢眨下眼,好了!” 由于肢体残疾无法灵活配合人脸识别,李静家人此前多次帮助其认证失败。工作人员不仅完成认证流程,更加深入了解到残疾居民的近期生活情况。
这样的暖心场景在辖区各处同步上演:上门小队为卧床老人拍摄动态视频辅助认证,帮独居老人清理手机内存解决程序闪退问题;出摊点前,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疑问,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居民绑定亲属账号代认证。针对部分人脸识别反复失败的特殊情况,社区还现场记录信息,协调上级部门共同解决,确保待遇发放不受影响。“以前办手续要折腾大半天,现在要么上门服务,要么下楼就办,太贴心了!” 刚在服务点完成认证的王大爷感慨道。
据社区将持续优化 “上门 + 出摊” 服务模式,结合即将到来的寒冬,在出摊办公时同步增加取暖安全宣传,上门服务时重点排查独居老人家中安全隐患,让暖心服务覆盖更多角落。从 “被动等待” 到 “主动靠前”,从 “单一服务” 到 “精准施策”,这场暖冬行动不仅解决了认证难题,更让居民在寒风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。